青岛多功能综合杆的现状
整体建设尚在推进中:
青岛市作为国家住建部确定的首批试点新城建智慧城市,在多功能综合杆建设方面有一定需求,但目前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暂未形成全市统一规划与实施安排。
部分区域有积极探索与试点:
城阳区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启动多功能灯杆建设试点,发挥区属国企运营优势,推行 “阳光合杆 + 智慧应用” 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一期计划配套新改建道路 28 条,70 多公里,总投资 7.5 亿元,项目已纳入青岛市 “新城建” 试点。已开展试点项目 7 个,启动多功能灯杆建设 2000 余基,还组织编制了《青岛市城阳区智慧灯杆技术导则》,建设了多功能灯杆智慧监控平台,实现了道路多杆合一、智能监控、物联网和云平台等的有效结合。
企业参与度较高:
一些企业积极参与青岛多功能综合杆建设。例如青岛蓝海阳光能源有限公司作为青岛市城市道路合杆整治行动的践行者,以道路照明灯杆为基础,整合监控杆、信号杆、通信杆、指示牌等,并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需求拓展 wifi 基站、视频监控等终端设备。以城阳区硕阳路为例,通过 2125 根多功能智慧灯杆节能改造,助力城阳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存在的问题:
- 规划与统筹不足:多种杆体林立,重复建设的情况较为常见,如存在违章拍照与路灯未合杆、分道指路牌与路灯未合杆、限速牌与路灯未合杆等情况。
- 文化特色体现不够:杆体设计不能体现上合区域城市文化。
- 功能集成度低:路灯基本为传统路灯,不具备集智慧照明、安防监控、WiFi、公共广播、一键报警、信息发布等智能化系统为一体的功能,照明设施与智慧城市建设不匹配。
- 物联网建设薄弱:城市物联网建设有待加强,亟待建设城市物联网运营中心和城市物联网管理平台,以实现对城市进行智慧式响应和管理。